安徽师范大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司(中心)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公司(中心)首页 >> 公司(中心)新闻 >> 正文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在花津大剧院隆重召开

2016年10月15日,以“创新资源科技改革,助推区域绿色发展”为主题的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在花津大剧院隆重召开。年会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安徽师范大学主办,我校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承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协办。来自全国各地资源类院校、研究机构的700多位代表参加了学术交流。出席开幕式的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陈发虎、夏军,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成升魁、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葛全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一处处长冷疏影和我校校长王伦、中科院南京分院副院长杨桂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沈镭、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所长陈曦、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封志明、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段金廒、中南大学原副校长黄健柏以及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各省级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计700余人。开幕式由校纪委书记程度主持。

王伦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首先对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在我校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出席本次学术年会的各位代表和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表示,本次年会有近800人的参会代表,三位院士以及一大批顶尖专家学者云集师大,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喜事和盛事,这既是对学校学科建设水平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鼓励和鞭策。他希望,各位参会代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活动,交流切磋,互商共课,辩明是非,求真探固,大力提高我国资源科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成升魁在开幕辞中介绍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的发展历史,并表示本次学术年会旨在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扩大与会者的学术视野,引起广泛的学术讨论与争鸣,为我国科技改革与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科学依据。他指出,此次年会是首次在省会以外的城市召开,本次年会承办方的选择具有特殊的学术服务地方的意义,年会分论坛的设置将围绕促进安徽融入长三角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安徽的区位优势、人力和土地优势、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等专题,助推安徽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奖仪式。

开幕式后,陆大道、夏军、陈发虎、冷疏影、段金廒、杨桂山、封志明、陆林和成升魁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了9场大会主旨报告。陆大道院士在题为“中速增长: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支撑系统分析”的报告中,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支撑系统做了细致而又深入的分析;夏军院士在题为“中国水安全和水电工程开发面临的环境影响问题与对策”的报告中,从国家水安全角度出发,探讨与水污染、水灾害、水短缺、水生态紧密联系的流域、跨界、区域、以及国家水安全的科学基础、水安全保障水电能源开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陈发虎院士在题为“新资源利用驱动史前人类永久定居青藏高原”的报告中首次论证了距今4000年前后欧亚大陆农业传播引发的农业技术革新与农业新资源的利用,并最终促成了史前人类在气候变冷大背景下大规模向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扩张并永久定居的观点;冷疏影研究员在题为“自然地理学与陆地表层研究”的报告中,通过国内外文献统计,详细阐述了自然地理学和陆地表层研究的总体趋势、重要主题、研究队伍和学科发展基础等;段金廒教授作了题为“中药资源循环利用与资源价值创新”的报告,详细阐述了中药资源生产和深加工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以实例介绍了中药资源包括非药用部位和药渣的循环利用与资源价值创新,及中药制药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问题;杨桂山研究员在题为“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策略”的报告中从多个角度阐述了长江绿色生态廊道的建设基础,并揭示了目前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封志明研究员在题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报告中介绍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缘起、研究背景、态势判断、理论借鉴和基本认识,并以实践探索了编制原则与技术途径、建立框架体系与表式结构等问题;陆林教授在题为“城市群乡土-生态空间:新的发展战略空间,新的人地关系”的报告中详细地陈述了城市群乡土-生态空间提出的背景、内涵以及乡土-生态空间的旅游利用,并提出了构建城市群新型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成升魁研究员的“食物浪费与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则基于食物浪费严重的现状,通过构建食物浪费理论及实证研究,提出了研究食物浪费问题与测度的创新性思路与对策。

本次年会还围绕“ 创新资源科技改革,助推区域绿色发展”主题,设置“新型土地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变化环境下的水安全问题与对策”、“资源经济创新与区域绿色发展”、“长江经济带资源保护与绿色发展”、“国家公园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生态过渡带资源持续利用与景观/区域可持续性”、“湿地资源保护与生态恢复的可持续性”、“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与绿色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矿业可持续发展”、“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与对策”、“大数据环境下的资源制图”、“江淮流域水土资源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与资源循环利用”、“自然资源的监测与分析”等了14个分会场进行专题研讨。(转自:安徽师范大学新闻网)